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职业本科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发布时间:2022-07-01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第一届职业本科教育学生毕业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目前,全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其毕业人数在1076万大学毕业生中占比虽然微不足道,但首届毕业生以其强劲的就业竞争力让人刮目相看,职业本科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办成什么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关键一招。一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来制造大国重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二是促进就业创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推动中国优势产能走向世界;四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职普教育相互融通,培养多样化人才;五是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天花板”,提高质量和提升形象并举,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从2014年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职业教育法赋予职业本科教育合法权利与地位,为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供法律依据,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也要看到,职业本科教育既缺少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资借鉴,又面临着不少挑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有一个社会承认的过程。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大势所趋,需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要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要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办学定位、发展路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办学体制、评价体系和保障机制,突出特色、确保质量,才能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行稳致远。

一是在办学定位上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三个高、两个衔接、三个不变”的总体思路,“三个高”,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专业,通过长学制培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层次、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两个衔接”,即注重与中职和高职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的衔接,注重与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和有关评估方案的衔接。“三个不变”,即在办学方向上坚持职业教育类型不变,在培养定位上坚持技术技能人才不变,在培养模式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变。做到学校升格不变“质”,专业升本不忘“本”,学生升学不变“道”。

二是在发展路径上支持优质专科职业教育资源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设置条件不低于普通本科专业,基本条件突出“双师型”教师、工学结合等类型教育要求,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典型引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

三是在专业建设上着重布局先进制造业和急需紧缺行业。2022年开设四年制专业点608个。今后的专业布点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养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复杂操作、确需长学制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主要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不求最大、但求最优、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

四是在培养目标上培养精技艺、善经营、会管理的现场工程师。职业本科教育在知识水平上要达到本科水平,在技术技能水平上要高于高职专科水平。主要面向高端产业,培养有潜力成为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五是在发展目标上有序合理扩大职业本科教育规模。2021年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要实现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任务,需要统筹兼顾、攻坚克难,通过挖掘老校潜力、新设学校、支持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骨干特色专科专业,以及鼓励普通本科学校申请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等方式努力达标。




上一条: 推动义务教育走向更加优质均衡
下一条: 家长“零跑腿” 服务“零距离” 青岛莱西实现招生入学“一网通办”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