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2c1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关于公布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
关于编印优秀书法作品集——《弘贤...
2025年书法作品大赛证书下载
法国巴利斯顿国际产品总监欧姆妮娅...
关于公布第三届“翰墨薪传 书写新...
关于举办“走进华为”数字化领导力...
关于公布第二届“以典明志 书写山...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关于举办首届...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 建设教育强国
发布时间:2022-12-09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研教育科研工作情况,出席教育数字化专题座谈会并讲话。怀进鹏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着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今天起,本报组织刊发系列评论,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敬请关注。——编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赋予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新的使命任务,明确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探索了以服务引领和支撑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能力提升的新路径,实现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全覆盖,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变迁并加速变革,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时代新人。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强化以下几点认识。其一,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重塑社会形态。伴随着蒸汽机、电气化、计算机等引领性技术的突破,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时代变迁。未来以人工智能为牵引的数字时代,如同在我们的视觉三维空间里嵌入了一个智能数字空间,使得人类活动的维度大大拓展。

其二,数字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时代变迁以典型形态特征改变为衡量,既包括新形态的形成,也包括新形态对旧形态的改造。因此,数字时代包含着对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的融合和改造。数字空间和智能技术是形态转换的关键,二者就像当今的水、电、路一样是未来社会的环境性因素。

其三,教育形态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态体现着一种整体状态,教育形态总体上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形态。通往数字时代,广泛的教育资源数字化及其应用平台的搭建,将为人人时时处处可学提供技术保障,多资源开发、多情景展现、多形式交流将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式。

其四,教育的模式探索将推动范式转变。随着智能数字空间的发展完善,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班级教学模式有望被新型教学模式所取代。新模式以混合式教学为形式、以智能自适应学习为关键,将帮助每名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路径。

如果说信息化还是工业化的延续和扩展,那么数字化则在开启另一个崭新时代,人类的思维方式总体上将由工业思维转向数字思维。教育变革首先是从数字资源建设和教育模式探索开始,进而会引发根本性的范式跃迁,形成教育新形态。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我们要立足数字时代这一改革发展的大环境,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统筹规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系统谋划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路径和政策措施,加强方向引导和统一认识,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注重以数字化为杠杆撬动教育的整体性变革。

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营造数字化教育发展环境。加速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关注网络联通衔接,避免形成孤岛,要不断克服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管理。

要加快推动教育模式改革,探索智能自适应教育路径。积极开发、探索、升级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的“课堂+线上+实践”混合式教育模式,注重发挥各种类型教育资源、方式的优势,促进人机协同、时空融合,致力实现规模化教学安排下的个性化学习,推动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质量保障和认证机制建设。

要努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高教师的多媒体互动交互教学能力。教师是改革的实施者,要加强数字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多层次开展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工作,为教师职业发展赋能,为教学改革升级。

要更加重视网络安全,关注数字伦理。具体包括技术安全、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等,要保障教育数字网络平台的可用、可靠、可控性,不断提高教育数字化管理水平。

数字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要不断解决前进发展中的问题,以积极进取的姿态融入新时代,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赋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支撑。




上一条: 山东在全国中职学校校风学风建设推进会上介绍经验做法
下一条: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