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塑造教育主流舆论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1-03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一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既为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一流新型教育主流媒体提供了遵循。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教育主流舆论新格局,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是灵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是根本,紧跟时代积极用好融媒体新技术是支撑,健全适应媒体变局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人才队伍是保障。

一、坚守一个灵魂:加强党对教育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也是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灵魂。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要牢牢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强化党委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教育新闻舆论工作实践,增强党性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把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办新媒体的原则落实到舆情研判、选题策划、采写组稿、编辑排版、传播推广等全过程全环节,确保党媒姓党。“风起于青萍之末”,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判,把准时代发展脉搏,紧盯社会思潮动态,敏锐发现和妥善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舆论导向正确。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办法,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二、抓住一个根本:加大内容供给侧改革力度,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内容供给侧改革是根本。一是贴近群众,提升媒体吸引力感染力。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准确宣传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围绕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做活做透教育新谋划新政策新举措的宣传报道。紧扣党中央关注、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焦点,深入田间地头捕捉新闻“活鱼”,走进校园课堂挖掘典型经验,围绕师生身边讲好教育故事,让教育好声音打动人心。二是协同高效,提升媒体生产传播效能。近年来,报刊社全力构建全介质、全渠道、全天候的深度融合传播体系,形成了由两报四刊三网两端及社会化平台号构成的全媒体矩阵。在此基础上,要研究各类媒体形式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全媒体传播介质,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将介质、手段、渠道优势转化为内容优势,将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让更多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能为教育系统用户提供独特价值的优质内容喷薄而出,广泛传播。三是优化布局,拓展内容供给格局。进一步明确报刊社所属各媒体定位,既要消除媒体平台之间的壁垒,融通融汇融合,又要各展所长、各具特色,面对教育领域不同学段、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需求,积极拓展全媒体服务功能,形成新闻宣传、智库产品和专业服务三足鼎立的立体差异化内容供给格局。

三、建强一个支撑:探索利用好媒体融合技术,助力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在教育领域,面对年轻一代的网络原住民,只有以科学的态度拥抱新技术、把握新趋势,才能牢牢掌握舆论阵地,做大做强主流教育新闻宣传,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要主动吸收利用最新技术成果,以智能化为重点提升媒体“四力”。探索AI语音、虚拟主播、元宇宙等在教育新闻宣传领域的应用,增强媒体的体验性、互动性、吸引力。要自觉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技术重构媒体角色。按照教育部党组要求,进一步建设好“树人课堂”,助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扩展和质量提升。同时,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系统构建立体多样、深度融合、数智驱动、胜任未来的现代新闻生产传播和传媒智库业务体系。要主动担当创新引领,以新发展理念构建开放共享的“行媒云”生态。当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校也同样置身于媒体融合大潮,其媒体的安全规范、融合效能面临重大考验。报刊社要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将长期积累的媒体融合经验、渠道、资源转化成可共享、可复制的平台、产品和服务,带动行业用户共同提高媒体融合水平,协同塑造主流教育舆论新格局。

四、夯实一个保障:坚持问题导向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和建设人才队伍,助力教育主流意识形态昂扬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等,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推进“关键基础”建设。厘清新媒体与纸媒的关系,开辟新媒体发展的独特路径、空间,扩大教育主流舆论“版图”。坚持问题导向,寻找和破解媒体融合中的“堵点”,完善与媒体深度融合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配置,最大化地提高媒体新闻生产力。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厚植理想信念,牢记使命担当,努力使每一位教育媒体人都锻炼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夯实“基层”,突出媒体人的“全能”培养;强健“中层”,向管理要效益;建设梯队,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效地培养后备人才;多维发力,完善在职培训、岗位锻炼体系和测评考核标准等。要涵养“四态四风”精神文化。良好的文化生态,是建设一流新型教育主流媒体的空气和水。政治生态要风清气正,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公平公正,鼓励担当作为;媒体生态要风生水起,坚持浚源涵林,突出机制创新,激发内在活力;人生心态要风光无限,坚定自我认同,培育昂扬斗志,焕发满腔热情;事业心态要风雨兼程,坚定初心使命,坚持实干为要,努力追求卓越。




上一条: 强基提质启新程 ——2022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下一条: 2022年全球职业教育十大热点回顾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