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二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发布时间:2023-09-12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这为广大教师陶冶高尚道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担当强国建设使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广大教师要牢记总书记的期待和嘱托,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陶冶道德情操,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基础在于广大的教师对于职业道德的自觉。“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高尚道德情操的锤炼首先是教师个体内在的修炼,是个人化的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展现着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认知、对职业的感悟,也展示了教师的生活态度、生命状态和人生追求。这种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自觉与自律,是教师陶冶道德情操的内在动力和丰厚基础。只有内心认识到“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广大教师才能努力行动起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广大教师要自觉坚守精神家园、人格底线,不为物欲所困,不为名利驱使,站住讲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在日常生活中,应慎独自律、省察克治,不断自我修炼;在职业生涯里,要坚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无论甘当人梯、铺路石,还是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心灵,都要时刻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弘扬“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根本在于广大教师承担起培根铸魂的育人使命。道德情操的陶冶与锤炼,不是在空谈中实现的,要在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得以完善和趋于完美。“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对学生不仅是言传,更是身教,教师只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教书育人者拥有高尚道德情操,才能对学生的品行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教师既要为学生引求知之路,又要引涵养品德之路,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同时,广大教师要结合祖国的发展、国家的需求,将时代的责任传递给青年学子,让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这样的育人互动中,在道德情操的传递中,教师的自我锤炼才能得到“淬火”与升华。面对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教师要学习教育家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关键在于系统推进协同落实。广大教师道德情操的锤炼,看似个体的事情,其实离不开外在的环境、文化、机制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需要丰厚的“土壤”培育才能日益丰盈。教育系统应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正面宣传引导,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举措步入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教育部门要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引导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师德工作,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教师品德高尚,为学生当好榜样,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只要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养成高尚的道德自觉,我们的教育事业必有更美好的未来。




上一条: 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
下一条: 奋力开拓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