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实施“国优计划”: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
发布时间:2023-09-22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对培养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部启动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教育家精神,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培养更优人才的重要部署。

高度重视实施“国优计划”的意义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近年来,中小学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学将硕士学历作为教师招聘的学历条件,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水平与欧盟、OECD成员国等仍有不小的差距。教育部正在抓紧研究、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迫切需要加大研究生层次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

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培养改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但高水平院校参与不足。实施“国优计划”就是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让“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成批参与教师教育,开拓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赛道。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指出“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国优计划”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中小学教师培养任务,首批试点重点培养科学类课程教师,就是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础。

准确把握“国优计划”人才培养逻辑

关于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水平院校等培养主体。师范院校与其他高水平院校都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优计划”首批试点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既包括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也包括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同时,明确提出两种培养方式: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希望通过“国优计划”充分发挥各类高校的优势,鼓励强强联合,结成生源供给互惠、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深化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关于“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与其他教师培养专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层次主要是本科,硕士层次的培养专项数量很少而且规模有限。我们正在积极研究硕士层次公费师范生培养政策,重在为受过系统教师教育训练的学生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实施“国优计划”,让“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中小学教师,重点是为学科专业基础过硬的优秀学生赋能,强化教书育人本领,进一步释放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信号。

关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专业发展。“国优计划”毕业生没有从教硬性规定,但可从职前职后两方面引导,积极推动毕业生从教。一方面是注重教育实践。精心遴选优质中小学作为实践基地,切实加强高校教师与中小学实践导师的共同指导,在此过程中密切培养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联系,帮助学生坚定从教决心、增强从教本领,从想教书到会教书,最后真正去教书。另一方面是关注职后发展,切实建立师范院校对从教毕业生的专业发展跟踪支持服务机制,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毕业生成长为基础教育的领军人才和中小学校书记校长的后备力量。

认真做好“国优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加强统筹领导。“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宏观指导,在研究生招生名额、推免名额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试点高校作为培养主体,可充分发挥学校所长设计培养方案,具体开展培养。基于科学教育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鼓励首批试点高校积极调动校内外资源,深化科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社会科普资源、科技创新第一现场优化教师培养。

做好管理服务。“国优计划”研究生需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支持学生坚持学习,离不开学校细致的管理服务工作。试点高校要依托优势学科设计培养方案,汇聚优秀师资开设高质量课程,依托优质中小学开展教育实践,选聘专职教师负责“国优计划”研究生管理与指导,加强思想引领和教育教学组织,加强培养过程性考核,通过强化管理把培养各环节落到实处。

强化从教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是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的重要来源,教育部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教师资格免试认定改革政策,鼓励各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同时将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支持从教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创新开展教学,有组织地关注其职后专业发展,持续予以培养,让他们在职业发展中获得自我认同与成就感,打造高水平大学毕业生中小学任教的榜样,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上一条: 大学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好龙头作用
下一条: 探索“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水平人才培养路径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