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互联网时代更要珍视读书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4-03-20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近日,一名15岁初中生讲述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爱读书的视频被大量转发,引起热议。对此,该初中生给出的答案是,“因为玩得不够多,见得不够多”,并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因在见识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产生了兴趣,改变了原来死记硬背的方法,在学习上终于有了质的突破。

不得不承认,视频中的初中生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独立思考的意识和颇有见地的觉察,其观点也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同。正如有评论所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看多思,在实际生活中自己形成的见识更加珍贵,人还是要靠内驱力进步的”。

的确,一个人的成长固然体现于肉眼可见的知识的增加、阅历的丰富、智识的提升,但其前提是心灵的觉醒。唯有内心深处涌动向上生长的力量,才能在见多识广中保持爱读书、善学习的习惯,成为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

需要注意的是,有少数声音将这名初中生的切身感受泛化解读并炒作为所谓读书无用等。得出如此结论,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狭隘的读书观,他们并未聚焦教育的根本和新一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实。功利的读书观,大多将读书作为求取“功名”的捷径。谋求个人利益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未达到预期,例如考学不成,或阶层跃迁失败,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归咎于书,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显然属于错误归因。

而升维读书观,重新审视读书的价值,才有望更好地适应当下这个时代。其实,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完善知识结构之外,移动互联时代的读书还是为了抵御各种信息干扰,保持内心的专注。只有学会借助各种图书资源,善用优质教育资源,才能真正读有所得,学以致用。无论是解决长期困惑自己的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国家乃至民族当下或未来面临的问题,其中都深深蕴含着读书的意义。以如此读书观为牵引,才是学习之法,也是教育之道。

升维读书观,会看到学习的多种途径和丰富样态,做名副其实的终身学习者。成长的路径不止一条,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伴随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而长大的孩子,心中各有所爱,学习各有偏好,专业各有所长。放下唯手不释卷才是读书、唯记读书笔记方有所得的执念,相信不管是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与人交流还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只要孩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就能达到精进自我、提高能力的目的。

升维读书观,也是在回归教育常识,让教育切实发挥育人的效力。相较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环境中长大的父辈而言,“00后”“10后”更有个性,更渴望得到尊重、自立自主。教育好当下的孩子,既考验家庭和学校的育人合力,又需要父母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艺术与教育智慧。在面对一些孩子不爱看书的行为时,少一些灌输和指责,多一些共情和激励,让他们从死记硬背、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从持续叩问生活的意义入手,无疑更容易引导他们实现心灵层面的觉醒。

实际上,孩子有较多的机会去玩、去看世界,是在与外界建立连接,逐渐树立并锚定人生的目标。外出旅游见世界也好,在虚拟世界中求知解惑也好,当孩子有了问题意识,有了学习动力,有了责任担当,知道为什么而奋斗,就会把读书当成习惯,有志于学,潜移默化中也会把服务他人、奉献家国作为成长的牵引力。

由此可见,升维读书观,重塑学习观,纠偏教育观,恰逢其时。当我们多以平等、尊重、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支持、帮助、成就他们,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懂得了读书的意义,不再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为自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读书,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回报社会以惊喜,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国之栋梁。




上一条: 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下一条: “沉睡”的专利如何唤醒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