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良好形象如何构建
发布时间:2024-08-05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高校辅导员(以下简称“辅导员”)形象是指人们在实践交往过程中所认识、关注和感知的,对于辅导员内在属性和外在表现的整体印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人们对于形象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形象因素成为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树立良好的辅导员形象既是对社会发展趋势的充分把握,也是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

树立良好的辅导员形象,可以提升辅导员对于其队伍的归属感,激发辅导员内生动力;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接受,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加深社会大众对辅导员的理解,进一步助力“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立足时代挑战,建构辅导员良好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

提升综合素养,做好良师益友

辅导员形象归根结底是由辅导员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辅导员作为处在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距离学生最近的人,要进一步把握时代特征,深化对“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理解,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首先,辅导员要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日趋激烈,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通过网络等途径不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躺平”“佛系”等亚文化话语体系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客观上,大学生需要有一位良师益友引领其理性分析和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一方面,辅导员要有政治理论高度,教会大学生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使大学生感受到“良师”的厚度。另一方面,辅导员只有深入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才能找到与大学生交流的有效方式方法,进而使大学生感受到“益友”的温度。

其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一方面,精湛的业务能力体现了辅导员对于自身职业的认可和坚守。2014年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进一步细化了辅导员的职责,明晰了辅导员的岗位边界。辅导员面对“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困境,需要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精湛的业务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了解学生的急难愁盼,满足学生的需求,展现辅导员的亲和力。

最后,辅导员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辅导员队伍正向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坚持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和时代特征相统一。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国际化资源,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实践为向导,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辅导员通过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进一步理解职业的形象特性,树立大学生“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的形象。

直面热点前沿,理论联系实践

面对复杂多样的育人工作,辅导员要不断立足工作实践,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用科学的方法服务学生成长,做“热点前沿的思考者”和“科学理论的实践者”。

一方面,辅导员立足学生成长成才实践,有针对性地思考前沿热点问题。辅导员扎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思考当前的热点前沿问题,推进工作经验向理论的转化。例如,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模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何高质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辅导员面前常议常新的课题。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善于利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不断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辅导员要不断夯实思政学科基础理论,善于利用学科交叉,吸收外来学科的理论知识,提升个人工作经验的转化效果。例如,辅导员利用管理学知识推动班级建设,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在主题班会上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在大幅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个人魅力。

综上所述,在辅导员形象建构过程中要直面热点前沿,理论联系实践,树立“热点前沿的思考者”和“科学理论的实践者”的形象。

构建传播体系,创新传播方式

形象传播是辅导员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大数据的投送造成的信息茧房,给辅导员形象传播造成了诸多困难。这要求辅导员适应当前时代需要,做“资源协调者”和“创新探索者”。

一方面,辅导员要积极参与形象传播系统工程,为自身形象建设贡献能量。辅导员要逐步加深对该职业的认可,形成对于队伍的归属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辅导员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群体的沟通交流,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公众的实践交往,倾听大家对于辅导员群体的意见和反馈,畅通传播渠道,充分把握受众期待,为辅导员形象建构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不断创新传播渠道,做形象传播的“创新探索者”。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各媒体之间的特征,搭建传播矩阵,实现各载体之间的有效互通。在传播过程中,要聚焦辅导员形象传播的效果,善于挖掘辅导员中的优秀事迹,产出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综上所述,辅导员要善于协调传播资源和创新传播模式,构建辅导员“资源协调者”和“创新探索者”的形象。

新时代辅导员的形象建构需要遵循“研判内部变量—把握公众期待—构思理想形象”的建构路径。在形象建构过程中,辅导员将进一步深化对于自身形象要素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与受众的联系,充分了解当前面对的困境和挑战;进一步结合国家和社会需要,构思自身科学、理想形象,并付诸实践,做好应然与实然的统一,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下一条: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路径所指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