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
发布时间:2024-08-09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两个重要途径。思政课程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而课程思政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是思政课程的拓展与延伸,体现了“大思政”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课程思政构成了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课程思政巧妙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还激发了大学生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决心;课程思政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大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从而保持一颗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心灵;课程思政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深入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当前形势和未来规划,从而加深对国家发展战略和基层单位人才需求的理解;课程思政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人生价值。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感染力,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学生需求进行持续创新。

  课程思政要植根于国情。学术研究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课程思政同样要引导学生在深入实际中了解国情。这就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优化和提升,使大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深入理解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比如北京交通大学的《管理运筹学》课程将运输问题与国家战略和现实需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应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是价值观的浸润塑造,都应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爱。这就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设计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课程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与思政的叠加,而是两者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专业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案例学习、实习实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建设,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应深化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覆盖面、质量和效果,致力于培养时代新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上一条: 多几把尺子量人才
下一条: 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