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语文课堂如何开展“微德育”
发布时间:2024-09-13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德育工作至关重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与德育工作存在着密切联系。语文课堂也是“微德育”的主阵地,笔者认为,应通过大育化小、小微大作的理念,将德育工作做实、做精、做深。

  潜移默化,以文化人

  德育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之中,语文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国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知识,一些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思想,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小学四年级后,语文课本加入了文言文内容。如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就包含了《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篇文章,字词简单却颇有寓意,讲述了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坚持不懈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道理。另外,每个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中都有“日积月累”栏目,主要编排了古诗词、国学经典中的名句、诸子语录、农谚等,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六年级下册还选用了不少谚语,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这里,“微德育”的内涵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看似简短的一句话,但却是流传百年甚至千年的大智慧。语文教师要让这个小栏目发挥出大作用,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理想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前行的方向。树立崇高理想、承载时代使命,也是新时代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人还记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宏伟志向: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身。今天,《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这些文章则告诉学生们,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同样重要。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后,航天科技工作者成了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激励着他们勇敢追梦、挑战自我。

  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基石。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爱、接受爱、传递爱?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讲述了父母之爱深如大海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德育素材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长辈。学习完课文,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分享在与父母相处中最让自己鼻头一酸的感动经历,听完那些细腻、温暖的故事,我知道,爱的种子已在学生心底发芽。

  育人为本,化德于行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多个方面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德育的作用举足轻重。

  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如何教育班里的学生做有担当的人,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就有一段很好的德育素材。文章讲述的是一艘大轮船“诺曼底号”在夜间航海时遇到海难,人们一窝蜂地挤向救生艇。关键时刻,哈尔威船长大声喊:“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船长的意志。人们都得救了,船长却和“诺曼底号”一起沉入了大海。

  课文读完后,全班学生都沉默了。我问:“如果哈尔威船长不下命令,任凭人们争先恐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们回答:“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挤上救生艇。”我说:“如果遇到危险只顾自己逃命,人们互相拥挤反而会耽误上船时间,可能大多数人都要葬身大海。”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每当灾难来临或者遇到残酷战争的时候,总有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挺身而出。《丰碑》这篇选学课文记叙了红军在冰天雪地艰难的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值得宣扬。通过学习,学生们被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打动,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

  此外,小学生的情绪管理也是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之一,包括了解情绪、表达情绪和管理情绪等方面。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正确看待教师、家长的赞扬与批评,如何面对同学的误解与偏见?学生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文中母亲的赞扬激发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让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的喜悦。父亲的批评虽然严厉,但也促使孩子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接受批评并从中成长。借助这篇课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他人的评价,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做情绪的主人。这对于学生未来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一个具有纪律意识的学生,长大后往往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展现出良好的品行和修养。《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文章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严守纪律、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我告诉学生,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只有严格遵守纪律的军队才能在激烈的战斗中取得胜利。而对于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来说,遵守纪律也是取得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只有遵守课堂纪律、考试纪律,才能确保学习环境的和谐与有序,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上一条: 高校新专业,“新”在哪儿?
下一条: 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