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道术结合做好高考志愿填报
发布时间:2022-06-21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眼下,考生和家长们开始为高考志愿填报而忙碌。今年高考全国共有1193万考生报名参加,可以说关联着千万个家庭。如此之大的规模群体,在商家看来,无疑也是一块巨大的市场蛋糕。近年来,各类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火热起来,各种良方秘籍纷至沓来,各色填报技巧漫天飞舞,各路机构专家指点迷津,已然形成了高考志愿填报的产业链。

简单说来,高考志愿填报是依照高考分数这个最大实际和核心要素,由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素养、个性专长及未来规划,广泛获取家长、师友、亲朋等各路信息,通过指南专刊、高校网站、招生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在成绩、高校和专业之间不断寻找最优决策的平衡点,进而完成高校和专业(组)志愿填报的过程。

当然,高考志愿填报直接关系到考生在未来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内容,影响乃至决定着考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潜力。从这一点来讲,高考志愿有如人生的导航标,理应给予充分重视。但一些家长盲信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为购买志愿辅导服务动辄花费数万元,或者抱有“升学加分项”“低分上本科”等过高心理预期,错认为报好志愿相当于多考几十分。显然,这些皆是不够理智和明智的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的深层逻辑是回归公共性,而不是高额的定制服务。针对高考志愿填报中存在的一些乱象,考生和家长务必保持清醒与理性,切勿病急乱投医,有效避开志愿填报服务的“深坑”。在这里,笔者想从道和术两方面加以说明阐释。

从道的视角看,首先要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格局,谋划未来。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物理、数学、生物的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涌现,构成了高考志愿填报新的背景板。透过国家政策看专业导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等对基础学科、关键共性技术领域的倾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在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的人才急需,足见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之密切。因此,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势必要融入在未来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以长远眼光洞察国家政策导向和就业市场变化,在具有前景的事业中充分唤醒自我、谋向未来。

其次要锚定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释放潜能。而今,社会职业、行业产业体系丰富多样,分流、分途、分业既是现实需求,又是社会必然。高等教育已在科学分类基础上实现多样化的高质量发展,不光有类型多样的普通高等教育,还有“北京将高职毕业生纳入公务员招考范围”“高职毕业生在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当老师”这些振奋人心的消息带给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力。进入不同类型和特色的大学,就是选择一种流向、途径和学业,开启一段体验、探寻和发现自我的新阶段,皆能展现青春风采、释放潜能活力。

当然,还要抓住新高考增加志愿选择权的新机遇,追逐适配性。新高考模式下,不少省份的可填报专业志愿数量激增。更多的志愿数量为考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考生完全可以结合兴趣、能力和理想,提高同专业、高校之间的适配度,提升志愿满足率和满意度。其实,志愿填报的道,不在于分分计较,关键要结合自身志趣、能力,开启成长的加速度。

从术的视角再论,新高考模式下,面对志愿如何选择和排序的问题,有几条理性应对的共性技巧。一是以当年分数对应位次为基点,通过位次转化,查阅往年该位次对应分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二是正确认知排序位置,结合计划数变化情况,预估可满足的高校、专业,报考志愿时以冲、稳、保的策略,冷热搭配的安排,形成合理分数梯度。三是以高中学习的优势科目为参照,建立与大学专业内涵及主干课程的有机关联。大学专业学习往往是对高中知识储备的拓展和精进,根据优势科目报志愿,利于大学阶段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四是把握专业、高校的优先性应因人而异,如考生已有比较明晰或坚定的职业规划方向,建议先考虑专业,优质专业不会脱离大学而单独存在。另有一些考生想在大学阶段尝试更多探索发现,对此则应在能力范围内选择学科专业门类全、学科交叉融合好、人文底蕴厚的综合性大学。有道者,能把握方向,做正确的事;有术者,会有效解决问题,正确地做事。道与术相辅相成,道术结合,就能从自身出发,更有可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上一条: 评价改革蹚出五育并举“新路子” 烟台首次将读书、家务劳动等纳入中考
下一条: 山东省五莲县打好师德师风建设“组合拳”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