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2c1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关于公布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
关于编印优秀书法作品集——《弘贤...
2025年书法作品大赛证书下载
法国巴利斯顿国际产品总监欧姆妮娅...
关于公布第三届“翰墨薪传 书写新...
关于举办“走进华为”数字化领导力...
关于公布第二届“以典明志 书写山...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关于举办首届...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泰安市岱岳区:劳动教育砥砺心智 实践育人助力成长
发布时间:2023-02-09  文章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近年来,岱岳区教体局立足时代发展,推动内涵提升,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下的劳动教育,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协同联动,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是注重科学规划,强化劳动教育组织实施。各中小学在区教体局的引领下,立足于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成长需要、各科教学的课堂探究与课后实践需要,确立课程纲要,采集内容素材,设计活动方式,以“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为原则编创劳动课程,实现生活劳动的课程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以真实多样的生活劳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自觉意识,优化他们的生活习惯,练就他们的劳动技能。 望岳小学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的“12345”劳动课程育人模式;卧虎山小学编写了《“耕之原”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依托校内校外资源,开辟了学生劳动教育“第二课堂”;岱岳实验中学开发校本课程《我会做美食》,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会做水饺、菜饼、面条等几种特色食品,让学生在真正的身体力行中,爱劳动、会劳动、善思考、能创造,把课堂和生活紧密结合。2022年,岱岳区被评为泰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岳峰小学高铁校区、卧虎山小学被评为“泰安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学校”。

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挖潜劳动教育特色资源。全区各中小学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文化传统,合理规划布局,开垦校内荒地、闲置地,打造出一块块集教育与种植劳作于一体的活动阵地。岱岳区卧虎山小学的“耕之原”劳动基地,从春播、夏耘到秋收一直洋溢着师生的汗水和喜悦,学校确立了精细管理、丰富多彩的“课程目标”和德才兼备、多元发展的育人目标,并完成了三类课程的整体架构。岳峰小学高铁校区筑牢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劳动教育渗透”和以实践活动为补充的“劳动体验”两大阵地,实现“知”“行”有机融合。学校先后建成“岳峰”农场劳动体验基地,以及以安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体验基地,探索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全区各学校不断丰富和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推动“以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品牌,以系列内容促发展”的校内外联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亲历劳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注重协同联动,丰富劳动教育方式方法。注重密切合作、多方联动,以聚力营造良好劳动教育氛围为目标,构建基地、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开展多样化劳动教育,各学校通过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周活动,每月设立一个劳动主题,广泛开展以“校园文化设施美化”“校园清洁”等为主题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劳动创造,让学习生活的环境更舒心。把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重点开展日常生活自理、自助和自我生活管理劳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体现劳动教育的日常性、连续性和生活化。各学校通过开展“家务劳动我来做”“争当家务小能手”“劳动最光荣,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等系列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参加家务劳动的意识,体验劳动中的艰辛和欢乐,增进亲子情感,增强感恩之心。强化社会实践劳动,在劳动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巷、走入养老院,为居民或老人服务,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走上街头参加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不断教育学生在劳动和志愿服务中增强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磨砺劳动技能和生活本领。




上一条: 山东职院实施“四四制”劳动教育模式 着力构建创造性劳动育人体系
下一条: 如何从战略视角抓好高校青年工作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