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三个维度判断一所学校的状态
发布时间:2023-03-15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一所好学校,或者称之为品牌学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过程。反之,一所好学校的下滑、衰退过程却短得多,不到三五年,可能就面目全非。一所学校发展的好坏对整个区域来说,影响不大,而对这所具体的学校来说,却涉及生存。如何判断一所学校发展的好坏?特别是对下滑学校,如何进行预防与及早诊断,事关重大。

看校长:校长的境界就是学校的境界

校长,人在哪里?这还要问吗?要问。比如,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校内时间多,还是校外时间多?如果教师早晨七点到学校,校长八点之后到学校,教师要晚自修,校长在这个时间段从不见人影,长此以往,会怎么样?又如,校长接触圈内同行少,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多,长此以往,会怎么样?如果一个校长在学校的时间,总是在自己的办公室,等别人来汇报,下达指示、任务,从不去课堂等教育教学现场,长此以往,又会怎么样?再如,校长参加会议多,自己召集会议多,工作时间在会场多,而业余时间,又是应酬多,长此以往,又会怎么样?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心骨,校长的境界,就是学校的境界。校长重视什么,什么就能做好,反之,校长轻视什么,什么肯定做不好。比如,学校的办学理念,若仅仅是口号,是挂在墙上的装饰,而实际做的根本是两回事,脱离实际,课堂看不到落实,校园也看不到落实,如此这般,学校会怎么样?又如,校长重用什么样的人?若是些能说会道、迎合领导、做表面文章、报喜不报忧的人,学校发展就不会好。

办学实绩,是学校实力的表现,学校的品牌含量是需要实力、实绩说话的。教育质量逐年下降的学校,尽管其他方面仍有优势,也不会被社会认可,一个不被群众认可的学校,还会是一所好学校吗?校长在学科引领、课程开发上,发挥引领作用了吗?假如校长的领导还没有深入到这些实质性领域,假如与过去相比,每况愈下,学校只会走向衰落。

看教师:看教师的生命状态怎么样

教师的精神面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实在的、具体的形象。看教师的工作状态,主要看他们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管理状态之中,是被动地接受管理,还是自觉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比如,看上课的细节,上课铃响了,才匆匆忙忙从办公室走出来,还是预备铃响,他们已经站立在教室门口了?又如,批改作业,精批有多少,面批有多少?再如,班主任能否用两三句话,就能准确说出一个学生的优点、缺点与特点?虽然这些都是小事,假如这些类似的教育教学上的“小事”,都能做得精益求精,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如此,学校发展就不会差。

教师仅有工作态度,是不够的,这是底线要求。学校达成大大小小的教育教学目标,是需要依靠教师的专业水平来支撑。专业水平包括专业精神、专业能力等素养。怎么观察?我认为主要看课堂。假如教师有准备地上课,还达不到优良等级,达不到好课标准,说明这所学校的课堂是存在问题的。还可以参加学校的听评课,听完课之后,参加评课活动,认真听取每一位教师的发言,他们的表达在不经意中已经透露了学校个体与整体的专业发展状况。

教师的状态决定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状态。教师群体状态比教师个体状态更重要。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用木桶理论衡量,不是看最高的那一块木板,而是看最低的那块木板。如何观察教师群体的生命状态?可以看下教师的凝聚力在哪里:是聚焦在学校发展目标上还是只关注个人的追求上?教师看重什么?风气如何?教师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学生,教师是关注分数成绩还是学生全面的人格成长?教师群体是否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科学、准确的教育价值观?这些都可以反映出教师的精神与生命状态。

看学生:看学生的发展状态怎么样

离开了学生,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谓品牌学校,是指培养了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并经过社会、时代的考验。比如,学校每年入学或者招生的生源质量,是下降还是上升?这个问题客观存在,毋庸回避。又比如,学生的学业进步率是多少?即用发展性评估标准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同类学生在同类学校中,是不是发展得快、发展得好?这些问题都很关键。

学生的发展,主阵地在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的日常状态,就是他们最真实的生命成长状态。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有没有想象力、有没有知识迁移能力?课堂上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思维的流畅性、完整性如何?课堂上有没有笑声、掌声、喝彩声?课堂是否民主、平等,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表达、展示、交流的机会?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身心健康,充满阳光?我认为观察孩子们在课堂的状态有两个重点:一是习惯的养成,事事已经不需要提醒,成为内在的要求;二是课堂上原创性的情境,孩子们能不能想别人所没能想到的,说别人所意想不到的话,即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与锻炼。

除了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之外,还有更多的即时场合,更是很好的观察点。比如,学生在操场、舞台、食堂餐桌上的状态,乃至学生在老师办公室里的状态,都能看出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审美趣味。还可以观察学生的社团活动是如何组织架构的,管理方式和活动形式如何,这些都可以考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一条: 教育,推进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下一条: 邓云锋在济南调研义务教育工作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