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打造...
香港亚洲青年协会会长黄喜润一行到...
墨韵流芳 薪火相传——《弘贤新篇...
关于召开第十三届“推动学校文化建...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2025年下...
“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教师节...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书法教育专业...
AI运动健康实验室建设推进会议召...
关于举办“桃李满天下 展艺谢师恩...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理念深入人心 实践任重道远 ——从成都大运会看体教融合
发布时间:2023-08-14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成都大运会8日落下帷幕。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近3年之际,主场作战的中国大学生运动员们,用他们的优异成绩展现了体教融合的阶段性成果,公众对体教融合的认知逐渐深入,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体教融合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依然任重道远。

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学生交相辉映

在高校体育界,人们往往把在普通学校成长起来、主要用业余时间参与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称为学生运动员,而把那些取得了出色的竞技成绩之后到高校就读的现役或退役运动员称为运动员学生。在成都大运会上,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同时存在的这两类运动员交相辉映,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佳绩立下功劳。

在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男排运动员胡朕卓,是学生运动员的典型代表。先后在北京景山学校、清华大学就读的他,坚持学习、打球两条腿走路,在兼顾本科学业的同时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北京男排的训练和比赛。

在成都大运会的女篮、田径等项目上,高校自主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表现出色。夺得女篮金牌的中国队以北师大女篮为班底组建,刘禹彤、唐子婷、李双菲、苏源圆等都是北师大、清华大学等高校自主培养的学生运动员。

另一方面,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运动队的运动员学生,则是在大运会上为中国代表团争金夺银的主力军。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该校的李冰洁、柳雅欣、周恺为中国队的游泳和乒乓球金牌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游泳、跳水、射击等项目上,争金夺银的中国运动员有很多是现役国家队主力。

上海交大体育部主任王坤表示,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运动员学生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协调发展,为他们设计个性化定制的培养方案,在不降低文化课标准的前提下,通过送教上门、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为他们安排课程。比如,对在美国打球的女篮队员韩旭,采用的就是线上授课的方式。

据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介绍,在田径项目上,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可以自主培养出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最好的成绩是在大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上取得金牌。

新政之下,高校调整培养方式

2021年9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新政对考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文化成绩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还限定和引导有体育专长的考生就读体育学类专业,相关要求将于2024年开始实施。

北京某高校体育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参照新的文化课要求,过去十几年里该校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中只有寥寥几人能够达标。这也意味着,新政实施之后,很多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可能招不来人。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不少高校调整了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方式,积极适应新政带来的变化。

为了适应《指导意见》提出的新要求,清华大学已申请开设体育教育专业并且得到了教育部的批准。据刘波介绍,原来清华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主要在经管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就读,今后会放在体育教育专业,这是为适应招生新政所作的调整,而招生的体育项目和规模基本会和以前保持一致。

根据教育部网站2022年8月发布的《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在这一年就有30多所新增院校申请招收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其中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运动训练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招生俗称“体育单招”,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比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要低不少。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向勇告诉记者,以前学校高水平运动队队员学习的多是大文科类诸如管理、经济、文新等非体育专业,但是学训矛盾比较突出。改为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之后,可以更好地把专项训练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由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转为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之后,四川大学也会对招生的体育项目进行适度调整,在保留女排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同时,计划发展在高校中关注度高、深受学生喜爱的篮球项目。对于原有的田径、网球等个人项目,会将发展策略由“大而全”转为“少而精”,控制总体招生规模。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认为,《意见》发布近3年来,最大的成果是体教融合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体育的育人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学习和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目前,国家层面出台的与《意见》配套的政策还不多。不过,各省、市、地方纷纷根据《意见》制定了执行方案,在体育特长生招生、一条龙升学方面做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尝试。在赛事融合方面,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推出闯出了一条新路,未来的方向应该是教育部门抓普及、体育部门抓训练和提高,形成体教融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良好体系。

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钟秉枢表示,前几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国内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参赛受到了一些影响。尽管如此,在成都大运会上,还是能够看到高校通过体教融合的方式自主培养的学生运动员越来越多,在部分项目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过,总体而言,高校自主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运动队还不成规模、不成体系。像男篮这样的队伍虽然主要由在校大学生组成,但在实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指导意见》指出,要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较高体育竞技水平的学生,为奥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大体育比赛和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人才支撑。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钟秉枢认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考虑建设大学生运动员的荣誉体系和奖励机制,比如可以像有些国家那样以体育奖学金的形式奖励取得佳绩的大学生运动员,进一步激励他们为国争光。钟秉枢表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新政所倡导的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文化成绩的要求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考虑客观实际,在运动技术考试上给高校留有一定的自主权。

向勇认为,无论是以前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还是现在通过运动训练专业招生,都是在体教融合发展实践中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四川大学也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经验,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上一条: 发挥研究型大学优势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下一条: 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