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首 页 概况 动态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学术交流 会员社区 资源下载 会员风采  
学术交流子栏目
学校用品展示
优秀案例
课题研究
专家顾问
热点资讯
2c1
“开明健康 食品安全”——202...
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读,阅优...
关于公布第二届山东省中小学“易启...
关于编印优秀书法作品集——《弘贤...
2025年书法作品大赛证书下载
法国巴利斯顿国际产品总监欧姆妮娅...
关于公布第三届“翰墨薪传 书写新...
关于举办“走进华为”数字化领导力...
关于公布第二届“以典明志 书写山...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关于举办首届...
优秀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优秀案例 >   
青岛大学:为学生“开小灶”设置微专业
发布时间:2022-07-06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网络编辑:  浏览次数:0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实现学生跨学科培养,日前,青岛大学公布首批微专业建设名单,包括数字智慧医学、社会机器人、知识产权管理与实务、标准化与社会治理、人工智能和智能金融等6个微专业。微专业契合“大需求”,青岛大学开设的微专业,由院士、教授、行业专家领衔,按照“学科交叉、协同育人、需求导向”的原则建设。

微专业因其具有“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的鲜明特征,已成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催化剂”。青岛大学立项建设的6个微专业,均包含6—10门核心课程,20学分左右,学生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学习要求,可取得微专业证书,学制为1—2年。微专业的开设,旨在以快速、集中培养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与其他专业的复合交叉,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智慧医学和智能金融微专业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高新技术背景下开设的医—工、文—工结合微专业。数字智慧医学以智能技术服务临床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大健康产业培养医工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智能金融微专业,旨在培养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编程技能、熟练运用金融科技方法三大核心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智能金融人才。

人工智能微专业依托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办,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微专业培养方案,开发以培养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型人才为主导的课程和实践体系。学生在掌握原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理论、应用方法与实践技能。

社会机器人、知识产权管理与实务和标准化与社会治理3个微专业,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设立。面向数字化、知识化、智能化、网络化背景下的时代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旨在培养具有坚实而宽泛的原学科专业背景,并兼具微专业知识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同时为硕士点培养优秀的后备生源。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告诉记者,微专业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塑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手段。青岛大学开设微专业为学生跨学科学习带来多元化选择。学校将持续探索、汇聚合力,将现有课程与新课程相结合,打造“小而精”“创而新”的微专业,着力构建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上一条: “大中联动”助推高中育人模式变革
下一条: 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 加快卓越人才培养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民主促进会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常用链接: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
网站二维码

山东省教育发展促进会官网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72605
Email:jyfzcjh@163.com
鲁ICP备202201458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20号;